仔猪一断奶就拉稀、消瘦,严重的死亡?越来越多的人这样处理!
保育猪难养已成为养猪界的共识,疾病复杂、死亡率高,勉强成活下来的猪也存在愈后不良,生产性能低下等后遗症,给猪场带来相当大的损失。
为什么保育猪难养?
● 断奶应激大:离开母猪、口粮由液体乳汁变固体饲料、搬到陌生的环境、同圈被分开、疫苗免疫等应激,降低了猪的抗病能力。
● 仔猪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又处在免疫空白区,免疫力差。
● 保育猪五脏六腑发育不完善,各种生理功能弱。
● 舍内氨气,疫苗、抗生素、发霉饲料等毒素的侵害,使得五脏六腑进一步受损,无法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
● 母猪健康度差,导致仔猪抗体水平低,体弱多病。
● 各种原因产生的弱仔,成为保育猪阶段疫病流行的始动环节和导火索。
下面给大家说说怎样才能让仔猪健康的渡过保育阶段。
● 仔猪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免疫肽”可促进仔猪免疫系统发育,提高免疫力、抵抗力、仔猪活力,减少断奶应激,让断奶仔猪快速适应。
● 断奶前必须做好教槽工作,提前适应固体饲料。
● 断奶后必须留原栏多养一周,换料时逐步过渡;转群后尽量减少混栏,或拆强不拆弱。
● 阉割或疫苗免疫尽量避开断奶这段时间。
● 为仔猪提供一个清洁、干燥、温暖、空气新鲜的生长环境。
● 母猪健康度差的猪场,应对母猪进行健康调理,如在饲料中添加猪满圈从根本上调理母猪。
● 断奶仔猪、保育猪应用复合型抗病促长剂“曾小免”,确保猪群健康、稳定、快速生长。
● 根据自己场的实际情况,做好猪瘟、伪狂犬、圆环等疫苗的免疫防控工作。
● 对于弱仔,要及时处理,合理的仔猪保健,提高仔猪抵抗力,降低感染疾病或死亡的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