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满圈·高效益养猪100集大讲堂” 第四集精彩内容| 当前养猪免疫抑制病现状、致病因素及防控进展!
免疫抑制性疾病是指由免疫功能系统受到损害,使动物机体暂时性或永久性免疫应答功能不全,对病原微生物的高度敏感。猪免疫抑制性疾病是通过损伤的免疫器官或影响猪免疫细胞的活性,干扰抗原的传递,抑制或阻断免疫抗体的形成等,致使猪抗病力下降或免疫应答不完全,从而造成低致病力的病原体或弱毒疫苗也可能感染猪发病的一类疾病。免疫抑制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机体对疾病的易感性增高,二是机体对疫苗免疫的应答反应性降低。免疫抑制性疾病对猪的危害很大,除了自身的影响外,使其更为严重的是由免疫抑制所带来的低致病性病原体,甚至可以达到难以控制的程度,还会造成免疫反应,副作用加大或免疫失败和治疗无效。
猪免疫系统的构成
免疫器官:骨髓、胸腺、扁桃体、淋巴结、脾——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等)吞噬细胞(巨噬细胞等)——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体液中各种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猪的皮肤、黏膜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属于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免疫基础上形成的,特异性免疫的形成过程又能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宿主的屏障结构、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正常组织体液中的抗菌物质、炎症反应
特异性免疫应答:黏膜免疫反应、体液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应答
免疫系统是畜禽健康最重要的一道屏障,具有免疫监视、免疫清除、免疫防御三大功能。
何为免疫抑制病
免疫抑制病是指由免疫功能系统受到损害,使动物机体暂时性或永久性免疫应答功能不全,对病原微生物的高度敏感,抑制免疫力发挥过程、抑制机体免疫应答反应的疾病。免疫抑制是免疫力低下的一种,导致免疫力低下,机体易受攻击,免疫抑制病发生后,易继(并)发感染,是混合感染的一重要原因,加重病情和损失!
引发免疫抑制因素
a、应激因素:应激是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
b、疾病因素:最具代表性的是圆环、蓝耳,还有当前的非瘟;有人将蓝耳称为“养猪的艾滋病”。
c、营养缺乏:重点是肽营养和VE缺乏,多肽营养不良首先受害的胸腺和淋巴组织
注:小猪出生时是稚阴稚阳体质,此时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需要供应营养发育免疫系统,所以小猪易发病也易受环境因素、心理因素、应激因素的影响。哺乳仔猪断奶时的断奶综合征不可忽视小猪离开妈妈的心理因素,引起内分泌系统变化,导致免疫系统的变化,因此断奶时期是小猪的危险时期,一定要加强防护。小猪生下来一定要对小猪进行免疫疗法,使用活性多肽免疫增强剂安益肽进行仔猪灌服:
1、小猪整齐,弱小猪长得很快
2、腹泻减少了,基本没有发生
3、减少了几大疾病的发生
d、霉菌毒素:由于玉米作为主要能量饲粮,多生长在雨季,霉菌污染严重。
e、化学物质:重金属或农药
f、化学药物:磺胺类、氯霉素类、四环素、新霉素、糖皮质激素等,尤其经产期母猪,慎用糖皮质激素药物,会影响生殖周期;
g、中药:大寒大苦类中药,主要是耗损阳气
h、其他引发免疫抑制因素
日龄:幼龄(稚阴稚阳体质)和老龄(元气不足、免疫力低下)
频繁被动免疫
健康状况:贫血、气血亏虚 、长期亚健康
肽营养缺乏
如何从免疫学角度正确看待“应激”“感染”“和“母猪生产”
a、应激:介于健康与发病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会损伤T淋巴细胞、抑制巨噬细胞。
b、感染:感染因素引起免疫力下降,易导致炎症发生,白细胞增多、单核巨噬细胞增生,局部淋巴结、肝、脾肿大等。
c、母猪生产:尤其妊娠期,是母猪发病的易感期!母猪生产也是一种免疫排斥反应!
使用一些补益类的药物,调节母猪的脏腑功能以及提高免疫系统机能,改善母猪体质。
免疫抑制病的危害
★ 易继(并)发感染
★ 幼畜生长发育受阻
★ 免疫失败或效果不佳
★ 病死率高
★ 严重影响效益
为什么说“免疫力是世界上最好的医生”
✔ 免疫力是第一道防线,也是最后一道防线。
✔ 免疫力强弱决定人体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
✔ 免疫力有监视、防御和清除三大功能!
✔ 免疫力的自愈能力!
为什么说“任何发病首先是免疫系统的发病,任何疾病的康复首先是免疫系统的康复”!
例如猪瘟典型症状为什么是“纽扣状溃疡灶”,考虑到可能是疾病先发生于肠黏膜下的淋巴滤泡即免疫系统。这些可以辅助我们认识疾病的发生过程,首先是免疫系统的发病,所以说免疫系统和免疫力是保护机体的第一道屏障。
认识“黏膜”免疫力,防重于治
研究表明,95%以上疾病的感染发生在黏膜或经由黏膜侵入途径,而黏膜是机体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黏膜具有物理屏障(阻隔)、生物屏障(占位)、化学屏障(粘附)、免疫屏障(中和和杀灭)四大作用。
在猪群日常保健中,要注重黏膜免疫力的防护:保证VA供给、减少应激因素、做黏膜保健。
认识“肠道免疫力”,“养猪就要养肠道”
▶ 肠道是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
▶ 肠道淋巴组织发达,集结了动物体约60%一70%的免疫细胞
▶ 小肠绒毛越长,上皮细胞数量越多,淋巴细胞越多,黏膜免疫应答越强
▶ 小肠完整性越好,产生淋巴因子的能力越强
面对非洲猪瘟我们要科学防控
非瘟感染途径
“三道关”科学防控非瘟
“莫高组合”—— 从内到外,让机体365天24小时处于防卫状态!